网站首页 > 风俗习惯> 文章内容

中国民俗学会2020年年会在华中师范大学召开

※发布时间:2020-11-28 3:14:11   ※发布作者:小编   ※出自何处: 

  11月21-29日,由中国民俗学会、华中师范大合主办,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一流学科、文学院和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共同承办的中国民俗学会2020年年会在我校成功召开。

  此次年会以“危机与抉择:疫情下的民俗与民俗学”为主题,希望通过分析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民俗文化发展带来的影响,探寻民俗与民俗学如何化危为机,创新谋远。

  21日上午,中国民俗学会2020年年会开幕式举行。中国民俗学会会长、山东大学特聘教授叶涛致开幕词。华中师范大学副校长任友洲、湖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鄢维新、武汉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吴天勇分别致辞。开幕式由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黄永林主持。

  叶涛指出,本次年会采用线下和线上相结合的形式,在大会发言和47个分会场的研讨中,有7个会场集中讨论与疫情有关的内容。年会所讨论的与疫情相关的这些议题及其研究方法,学科特色突出,涉及内容广泛,是在抗击新冠疫情的非常时期,民俗学理论建设和田野实践的成功尝试。在过去的一年中,由于疫情的缘故,给学会开展正常的学术活动带来诸多困难,但是学会在广大会员和社会的大力支持下,努力排除困难,成功召开了多项重要学术活动。在国际和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研究领域,学会充分发挥学科优势,为国家出谋献策,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学会将以国家和时代需求为导向,积极开展民俗学学术研究,积极推动中国民俗文化的传承。

  任友洲指出,中国民俗学会2020年年会敏锐地以“危机与抉择:疫情下的民俗与民俗学”为主题,恰逢其时,意义深远。他指出,在刘守华教授带领下,华中师范大学民俗学学科独树一帜、特色鲜明、成绩斐然。黄永林教授继承创新,开拓了新的研究领域。

  鄢维新指出,湖北在民俗学研究方上有一套独特体系,即把历史文献、考古、民俗三者结合,并且把一定的民俗事项放在特定的时间轴和空间轴上进行比较研究。他详细介绍了湖北民俗学界对于湖北民俗现象所划分的地域性文化分区,以及湖北在民俗文化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成绩。

  吴天勇指出,华中师范大学在荆楚民俗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利用,特别是民间叙事文学研究领域所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而且是有口皆碑的。武汉有着丰富的民俗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后疫情时代的民俗文化,必将带给人们更高层次的享受。

  黄永林指出,学会研究应当与时代同步,与社会共振,与人民共情。此次年会恰逢其时,以“危机与抉择:疫情下的民俗与民俗学”为主题,体现了中国民俗学会的社会责任意识、学术对社会民生关切的情感,以及民俗学在新形势下的反思。

  开幕式之后,进入大会发言环节,由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师范大学万建中教授主持。湖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名誉、中国故事学会副、华中师范大学桂岳教授刘守华,南方科技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王晓葵,辽宁大学文化学院江帆,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民俗学研究所所长、《民俗研究》主编张士闪,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吕韶钧,联合大学学研究所张勃分别作主旨报告。报告主要内容有:“故事诗学”、“灾害对应与强韧性社会构建的民俗学视角”、“意义生产与文化表达:历史‘棱镜’下的东蒙民间故事审视——以武德胜的故事为主要对象”、“地方感与地方社会的建构:以鲁中洼子村为个案”、“‘娱乐时代’的文化自觉——由武术界的‘徐雷事件’说开去”、“中华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与当代价值”等。既有从宏观视角讨论疫情对民俗文化的影响、民俗节日文化传承的重要价值,也有从具体个案研究民俗对当代社会治理和文化娱乐的作用,以及民间故事的理论建构和历史价值。报告具有学术的高度,历史的厚度,现实的温度。

  据悉,本次年会首次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以线上为主”“年会周”的方式进行,设线个(武汉),组织举办近50场线位论文入选者在会流,数千名学者参与讨论,平均每天都有超过5个场次的研延安特大凶杀案讨活动在线举行。本次年会开幕式和大会发言同时通过腾讯会议、bilibili直播平台进行了实时转播,吸引社会数万人观看。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