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稿:福建侨乡资源及海外华人华侨是海丝人文交流的纽带

※发布时间:2020-10-29 15:11:15   ※发布作者:小编   ※出自何处: 

  人民网福州11月21日电(陈式海)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重要内容是互联互通、投资贸易、金融合作与人文交流,彼此关连,相互促进,巫毒僵尸应实现“四轮驱动”。习总11月4日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强调,要经济合作与人文交流共同推进,促进我国同沿线国家教育、旅游、学术、艺术交流,使之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深化海丝人文交流,有利于为各项合作奠定思想基础、感情基础和社会基础,建立和谐友善的周边国际和国际关系。

  福建海外侨胞1512万,归侨侨眷653万,新侨110万。全省特别是沿海侨乡海丝人文底蕴深厚。闽江口甘棠港、泉州后渚港、长乐太平港、漳州月港、厦门港古迹彰显繁荣旧景;德化烧瓷、安溪制茶、永春做香、惠安石雕、仙游木刻等历久弥新;祠、古厝、族谱、侨批及共祖同亲的血缘纽带牢固;众多佛教和民间在海外远播,泉州寺、晋江摩尼教草庵等成为不同种种族和教和谐相处的;玉米、番薯、土豆、蕃茄、花生、南瓜等农作物嘉惠民生。这些资源是海丝人文交流重要基础。

  海上丝绸之南线万人祖籍福建。以海外华人华侨为核心的侨务资源,在海丝人文建设中可发挥四项支柱作用。华人实业发挥主导功能。一大批华人财团举足轻重,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贡献良多,广大海外侨胞,特别是侨领具有了解中华文化的独特优势,是中华优秀文化和促进中外文化交流的典范。华人侨社具有凝聚功能。华人侨社在守望相助、传递信息、联络情感、排忧解难方面作用突出,推动在外乡亲的与发展,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华文教育具有留根功能。语言和文字是文化的DNA,兴办华文教育是华侨华人社会延续中华文化传统的“留根工程”,是中华民族慎终追远优良传统的重要体现。华文发挥功能。华文为海外华人华侨架起了信息传递、沟通的桥梁,向海外宣传中国文化的内涵和传统文化魅力。

  深化海丝人文交流可四条思。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配合2015年中国丝绸之旅游年,创造条件,让海丝沿线国家和民间人士多到我省开展各项交流和旅游,了解海丝人文古迹,体验历史上友好往来和互惠互利的盛景。加大“走出去”力度,构建“人员走出去、文化走出去、产品走出去、项目走出去”的格局,增设闽侨文化中心和闽侨书屋,筹建中华文化生活馆,在海外打造打造一批文化交流互动和展示服务的窗口。

  人文交流和产业发展相结合。既要开展人文交流,又要促进产业发展。企业主体,壮大市场规模,在更高领域和更高层次参与国际文化合作和竞争。加快发展海丝传统文化产业和新兴文化产业,扩大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提升对外文化贸易在总外贸中的比重。鼓励我省文化企业要主动参加境外展会和文化活动,在境外开展项目推介、产品展销、投资合作,使更多福建文化元素更深地融入海丝国家。支持文化和科技融合,鼓励企业开展技术创新,重视利用电子商务等新型交易模式拓展国际业务。加大财政投入,强化金融服务,在融资、保险、、外汇管理方面予以支持。

  依靠华人华侨的参与和深化合作相结合。海外华侨华人扎根当地,有一定基础和实力,可在海丝人文交流中发挥积极作用。但在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过程中,在顶层设计上宜提升至合作水平,取得的认可和支持。可增设一批友好城市,推动建设城市联盟,构建多领域文化交流机制。进一步深化海丝国家非组织、智库、社会团体和外国青年交流,增进了解互信。

  国内主导和海外需求相结合。我省海丝人文交流热潮纷涌,规模越来越大,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在办好自身活动的同时,特别是在走出去方面,应更多地考虑海外的需求和接受方式。更多地配合我国与友好建交纪念活动、国际和非组织的经济文化活动、海外活动典礼、民俗节庆、中国年、文化年、文化周等活动,利用海外的交流合作平台,借船出海,事半功倍。

  人文交流不同于一般商品贸易,具有影响广泛,牵涉面广的特点,应把握四个环节。 要明确基调。中华文化是中华儿女共同的财富,是中华民族薪火相传、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海丝人文交流要从中华文化的高度出发,体现和谐、包容、的思想,展示中国“和谐世界”,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各种交往交流与合作要言必信、行必果,体现与友好国家相互尊重,互利互赢的原则。

  要形成合力。我省配合中国侨联在海外举办的“亲情中华”慰侨演出,各地大量举办的海外华裔青少年夏令营,南洋文化节,闽南歌曲大赛,海丝文物七省联展,侨批展览,《丝海寻梦》演出,《起航吧,少年》真人秀等活动受到海外侨胞欢迎,有一定影响。近年来省市特别是泉州市的海丝文化交流活动不断推陈出新,因此与海丝沿线国家开展交流,应统筹资源,条块结合,避免重复和浪费,对外实行一国一案,合理布局,发挥佳效。

  要立足长远。海丝国家友好往来要世代相传,关键是文化的交融和青年的参与。经济合作手拉手,人文交流心连心。要加强华文教育和汉语教学,让更多国家的人民认识中国语言,了解中国历史,喜爱中国文化,扩大“中国通”数量。在海丝沿线国家中扶持侨校、培训师资、培养,努力扩大海外华裔青少年寻根和游学。同时,也要鼓励我们的学生和青年学习各个国家的语言和文字,了解他们的历史和文化,相互理解和信任。

  要巩固纽带。重视发挥族亲在对外民间交往的特殊作用,筑牢“根祖脉”关系。正面引导教(伊斯兰教、佛教、民间)在“海丝”人文建设中的特殊作用。泉州是多种教、多种文化融合的城市,有阿拉伯5万人,可加强泉州与阿拉伯国家亲缘般的的友好往来。

  福建是海上丝绸之重要起点和发祥地,人文建设应体现特色,担当先锋。从战略高度出发,增强文化品牌意识,统筹运作,长期努力,“十年磨一剑”,打造若干世界级文化品牌。

  闽茶文化:将历史上海丝重要出口商品----茶叶扩大行销,积极开展“闽茶世界行”、“ 闽茶万里行”活动,要像开咖啡店一样,推广茶文化,将茶叶、茶馆、茶文化推向世界。

  闽南文化:闽南方言人口6000万人,闽南望族、闽南企业家遍布东南亚,闽南佛教、民闽影响深远。可探讨与联手共同打造闽南文化品牌,办好世界闽南文化节,在海丝沿线国家设立一批“闽南书院”。

  妈祖文化:全世界妈祖庙5000座信众2亿以上。可将妈祖塑造为世界爱心典范与和平海神,将福建妈祖打造为世界海神中心和朝圣中心。

  福建餐馆:闽菜的影响不大,但福建海外华人华侨吃苦耐劳,界各地开办数万家中餐馆,成为一个特殊的经营现象。这些餐馆成为人民了解中国文化的重要窗口。家乡可建立统一的、常态化服务平台,提供培训和物资的支援,并叠加内涵,植入多元文化要素,树立福建著名餐馆品牌,成为介绍福建风土人情,推广中华文化的载体。

  181466L_22967240本稿:福建侨乡资源及海外华人华侨是海丝人文交流的纽带2014年11月21日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