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旅游路线> 文章内容

云南保山:交通安全文化示范创建 助推交通事故四项指数全面下降_云南网

※发布时间:2015-12-26 19:21:08   ※发布作者:小编   ※出自何处: 

  2013年以来,云南保山市交管部门问题导向、引领,以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契机,一改传统的交通安全宣传摆展板、送、发短信、打等常态化的宣传模式,把交通安全宣传进行文化融入、提升,确立攻坚目标、措施,推出了文化墙、站、文化长廊等品牌,构建了一张广阔的交通安全文化网。

  在全国交通安全宣传策划座谈会上,云南省保山工作经验做法得到交管局、人民、、天津、、山西、内蒙、辽宁、、、江苏等省市区专家的认可、推广。

  顶层设计,高位推动

  近年来,保山支队始终把道交通安全文化创建工作作为最大的文化惠民工程,积极争取、借船出海,借助全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示范区为契机,围绕“提升文明素质、构建和谐社会、安全、铸就平安出行”的交通安全文化惠民旨,广泛动员,树立典型,积累经验,总结推广,建立机制,为全力推进保山道交通安全文化创建工作奠定了的基础。

  2014年2月17日,保山市人民办公室下发《保山市人民办公室关于开展道交通安全文化建设工作的通知》,并成立了由市副市长、局长任组长,以市道交通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市预防道交通事故领导小组办公室、市丘北经验推广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等为的“保山市道交通安全文化建设工作协调领导小组”,确立以安全教育、安全行为培养、安全制度完善、安全知识文化四个方面的建设任务,高位推动全市道交通安全文化建设工作。

  2014年3月31日,保山市委宣传部、保山市、保山市文化电视新闻出版局等协调领导小组单位进一步细化措施,制定了《保山市道交通安全文化建设实施方案》,全面推进落实。

  2014年2月28日,保山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把新农村建设履行交通安全的工作职责,纳入新农村建设工作规划一并推进(“6+2”工作模式),与各项工作任务同部署、同实施、同检查、同考核的方式,由新农村具体履行进村入户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活动、街天节庆民俗活动协助村兼职交通协管员进行交通和安全、工作调查时收集道隐患信息、帮助指导村兼职协管员完善工作台账、协助交通管理部门做好交通事故处理的群众工作、督促挂钩村社开展好交通安全工作等六项职责。

  确定时间,固定模式

  结合辖区实际,保山明确工作目标、线图、时间表,以“安全教育、安全行为培养、安全制度完善、安全知识文化普及”为切入点和着力点,明确“十个一”建设目标任务,全力推动全市道交通安全文化建设工作。

  以巩固和深化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为核心,以安全发展和“枫桥经验”为引领,以“提升文明素质、构建和谐社会,安全、铸就平安出行”为旨,以提高全民交通安全意识和素质为长远目标,构建“党委领导、主导,部门联动,以人为本,文化引领,保山有效推进交通安全工作的社会化、化和公益化”的预防道交通事故新机制,强力推进全市道交通安全社会管理进程和交通安全文化建设的发展。

  2014年,在全市各级各部门广泛动员,培育试点,树立典型,积累经验;2015年,总结推广;2016年,建立长效机制,争取用3至5年时间,在全市广大人民群众中逐步形成具有保山特色、人民群众共同的交通安全文化。

  为全力推动全市道交通安全文化建设工作,保山明确了“十个一”建设目标任务:以道交通安全为主题,创作一批“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文艺作品;编写一批适应不同阶层、不同群体的宣、宣传图册等材料;组建一支交通安全宣传文艺队伍。利用已建成的1050支现有乡镇(街道)、村社业余文艺演出队伍,将道交通安全文化宣传内容有机融入其中;壮大一支交通安全志愿者服务队。发展交通安全志愿者,组织各项活动融入校园文化、企业文化、广场文化、大众文化、民间民俗文化、民族文化、群艺文化、抗战文化、哀牢文化、农耕文化、温泉文化、珠宝文化、永昌文化、腾越文化、马帮文化、布朗文化、茶乡文化、大峡谷文化、诗词楹联文化、特色餐饮文化等;建立一个交通安全宣传站(室)。依托和利用村(社)已建在用的网络,以本村(社)、乡镇及重大交通安全事件为主,用通俗的话语定期或不定期进行交通安全宣传,使农村地区的交通安全宣传教育通俗化、常态化、制;设置一面交通安全文化墙或橱窗。在乡镇(街道)、村社办公场地或学校、休闲广场等群众积聚地设置交通安全文化墙或宣传橱窗,夯实基层交通安全宣传固定阵地;开展一次交通安全警示教育活动。各乡镇(街道)、村(社)、学校等,广泛开展一次交通安全警示教育活动;利用各地警示教育中心、城市LED显示屏等广泛开展警示教育;利用农文网培学校的网络技术和设备及乡镇、村社文化站(室)的活动场地,采取网络、多教育与现场教育、流动培训等多种方式,对群众开展交通安全警示教育;利用全民读书月活动,围绕“学交通法规、保平安出行”主题,开展推荐一本交通安全书籍、的“交通安全读书日”活动;各县区、园区、乡镇(街道)每年至少开展一次交通安全知识竞赛、比赛、学习培训活动,提高人民群众参与交通安全的热情;组织一场电影下乡宣传活动。与文广部门配合,借助农村电影放映工程为契机,将交通安全影视宣传片融入电影下乡活动中;发送一条短信。发挥《和谐交通》、《都市顺风车》栏目,手机报等,在交通宣传中作用,同时积极拓展新兴宣传,应用利网格化、信息化等信息平台,建立市、县区(园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小组五级交通安全信息网络,借助微博、微视、微信等手段,发挥交通宣传、提示和应急救助三大功能;办好一份报刊——保山交通。固化经验,提高质量,发挥《保山交通》在全市72个乡镇宣传交通安全固定阵地的作用;培育一批交通安全示范典型。以开展示范引领、典型带动,培育一批交通安全文化建设示范典型。

  鞭策推进,践诺惩

  该支队以“转变作风、强抓落实、争先进位”为目标,有力保障和促进了全市交通安全文化创建示范工作的起步稳、发展快。

  “谁主管、谁负责,谁督导、谁负责,谁包片、谁负责”,分解细化创建工作责任,建立“一把手”负责、日常检查推动、情况通报制度等,明确责任领导、责任单位、整改措施、整改时限。

  由市道交通安全文化创建工作协调领导小组,从文化、教育、交管等部门抽调精干力量组成督查组,每季度深入各乡镇检查督导示范点创建及研究调查工作,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局面。对检查发现的问题,按照“分级负责、属地管理”的原则,及时通报下级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党,限期督促落实,及时问效,加强指导服务。同时,支队把文化创建示范点工作与业务工作挂钩,对完不成任务的实行绩效考核“一票否决”制。

  按照“一点(示范点)一档”原则,对所建示范点行户籍化管理。切实加大工作力度,规范统一示范点七类工作台账,围绕有氛围、有队伍、有活动、有声音、有重点的具体内容,不断丰富和发展示范点建设工作的内涵外延,在全市162各行政村、公沿线、事故多发点段的行政村、社区、自然村,推进示范点建设工作步伐。2015年,支队对全市2014年度隆阳、施甸、腾冲、龙陵、昌宁等建设达标的132个道交通安全文化示范点,进每个点分别补助了3000元。期间,保山市道交通安全文化建设协调小组办公室专门邀请保山文化界专家学者、民企文化带头人、民俗专家,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文广局、市教育局、市交安委单位、五县区文广局和大队代表等召开“保山道交通安全文化建设”座谈会,为全市开展道交通安全文化建设助阵、把脉;召开现场推进会1次,季度工作推进会4次;送达工作通报6次;工作调研报告3份、调研论文4篇、22个条。

  典型示范,亮点频现

  创建保山道交通安全文化建设是一件前人没有做过的事,没有现成的、现成的经验和方法可以借鉴,因此抓好典型,搞好示范引,带动全面发展成为了关键。

  依托和利用村(社)已建在用的网络,保山建立交通安全宣传站(室)979个,建立保山“畅行保山365”微信平台,依托保山首创的6995平安信息发布平台,实现交通安全信息接力发布,直接通过短信方式发送到广大农村群众手中,构建起“大喇叭、小”交通安全信息发布平台。

  为最大限度地开辟社会的渠道,保山依托文化馆、文工队、艺术院校等文艺工作者,发挥乡土文艺爱好者的主观能动性,以交通安全为主题,创作了一大批 “三贴近”的文艺作品,利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已建成的1050支业余文艺演出队伍,在群众文艺演出中开展宣传。发动了万余名各行各业热心交通管理工作的干部、职工、学生、群众组成交通安全志愿者,组建了少数民族交通安全志愿者宣传队、“少年队”等30余支志愿者队伍,发展了近2000名的农村婚丧嫁娶等红白喜事的主事、“”、“总料理”、“总理”担任义务交通安全宣传员,通过各类志愿服务和文化民俗活动,积极安全文明交通。

  依托文化活动站场,在乡镇(街道)、村社办公场地或学校、休闲广场等群众聚集地,保山利用灯杆、橱窗、墙体、书报等载体,建设了一大批交通安全文化墙、宣传橱窗、宣传栏、读书室等固定宣传阵地,最大限度地把交通安全融入公(众)共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开展宣传,增加群众受教机会。同时,根据全市统筹安排,各县区立足实际,因地制宜将交通安全与民间、民俗活动和各类文化元素相结合,将党建文化、抗战文化、侨乡文化、旅游文化、本地风俗与美丽乡村建设相融合。

  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着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这就要求交通安全员必须是一支高度负责的队伍。保山延伸工作触角,深化安全员管理“5+1”工作模式,率先把快处快赔工作在全省、全国推向广大农村地区,整合保险营销员展业行为,推出安全员通过快处快赔举措,履行“六员”职责(“人车”户籍化管理员、道交通安全宣传员、道交通安全和员、车驾管业务、道交通事故协理员、保险营销员),充分发挥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参与农村轻微交通事故处理,为乡村公的交通安全撑起一片蓝天。

  在典型示范作用的辐射带动下,全力培育了如隆阳区金鸡乡育德村、施甸县山邑社区、龙陵县龙新乡廖家寨、昌宁县漭水镇共裕社区、金鸡乡育德村村级交通安全警示教育室、支队保龙高速公大官市加水站交通安全宣传文化长廊、农村婚丧嫁娶红白喜事的主事、“”、“总料理”、“总理”做法等一批树得起、叫得响、过得硬的交通安全文化建设示范典型,为保山道交通安全文化建设提速加温,注入活力,全市保山道交通安全文化建设之花凸显竞相的良好格局。

  中国考古、民族学会会员,保山市博物馆研究员、市社科联、史学学会名誉耿德铭;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保山市书法家学会、市诗词协会副、高黎贡山书画院副院子马骕;保山学院副院长、教授,云南省作家学会会员、写作学会副会长,全国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水平评估专家邓忠汉等专家对保山交通安全宣传进行文化融入、提升的工作举措给予了:“交通安全文化惠民宣传教育,关联人民幸福,‘化’在上,‘化’进”的肯定。

  如今,走在保山的城市乡村、田间地头,道交通安全文化八方有声、四处留痕。全市交通安全形势持续平稳,重特大事故得到有效遏制。

  据统计,2014年12月至2015年10月,保山市道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同比减少12人,下降5.19%;249人受伤,同比减少15人,下降5.68%;直接财产损失146.985万元,同比减少115.865万元,下降44.05%。道交通事故四项指数全面下降,交通安全文化建设已成为提高全民交通安全意识的重要载体。

  云南网记者 杨之辉 通讯员 杨正辉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