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风俗习惯> 文章内容

孟荣涛: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实践国际研讨会综述

※发布时间:2017-9-4 13:09:49   ※发布作者:小编   ※出自何处: 

  此次研讨会由师范大学、呼伦贝尔学院、中国民俗学会、美国民俗学会、日本民俗学会主办,师范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科技处和呼伦贝尔学院科技处承办。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所长朝戈金表示,希望此次研讨会能够为中、美、日三国间的民俗学科领域、民俗研究机构之间搭建起沟通交流的桥梁,更希望通过学术研讨和田野实践,提高广大民族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水平,从而促进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在研讨会上,专家学者围绕“现代化背景下的传统文化”、“历史进程中的民俗研究”、“发展变迁中的传统文化”、“多方力量推动文化”等4个议题展开了深入交流。围绕“多方力量推动文化”议题,朝戈金介绍了中国申请二十四节气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过程中的协作机制,指出应加强交流协作机制,多方力量共同推动文化与传承。

  关键词:物质文化遗产;师范大学;呼伦贝尔学院;日本;民俗研究;研讨会;蒙古族;实践;文化;介绍

  近日,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实践国际研讨会在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召开。此次研讨会由师范大学、呼伦贝尔学院、中国民俗学会、美国民俗学会、日本民俗学会主办,师范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科技处和呼伦贝尔学院科技处承办。来自中国、美国、日本三国的40余名民俗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

  在研讨会开幕式上,呼伦贝尔学院党委韩猛重点介绍了近年来呼伦贝尔市和呼伦贝尔学院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的进展。师范大学校长云国宏介绍了师范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机制及取得的成绩,并表示希望通过此次研讨会加强国际交流与对话,形成协同创新的合作方式,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与科技领域的融合。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所长朝戈金表示,希望此次研讨会能够为中、美、日三国间的民俗学科领域、民俗研究机构之间搭建起沟通交流的桥梁,更希望通过学术研讨和田野实践,提高广大民族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水平,从而促进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

  在研讨会上,专家学者围绕“现代化背景下的传统文化”、“历史进程中的民俗研究”、“发展变迁中的传统文化”、“多方力量推动文化”等4个议题展开了深入交流。

  围绕“现代化背景下的传统文化”议题,师范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敖其介绍了生活在呼伦贝尔草原上的蒙古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的文化传统与现状。敖其认为,呼伦贝尔草原上的各民族在传承本民族文化的同时,把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融进现代生活中,这既为当今社会贡献了传统智慧,也有利于传统文化的和。呼伦贝尔学院教授孛·蒙赫达赉追溯了巴尔虎蒙古族的民族历史、传说及其与蒙古族源的渊源等。他指出,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巴尔虎蒙古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在现代化建设的背景下,巴尔虎蒙古族亟需加强传承、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

  围绕“历史进程中的民俗研究”议题,美国民俗协会执行理事长迪姆·罗仪德梳理了美国民俗学的历史发展脉络,介绍了美国民俗学会的发展现状和学术活动。日本民俗学会代表、北海道大学文字研究院教授科桑山敬己介绍了日本某农业社区自上世纪50年代至今的民俗发展状况。农业社区曾一度被认为是日本现代化建设的障碍,直至上世纪70年代被重新定位为日本传统价值观的体现载体。如今,该社区所面临的农田被遗弃和文化被忽视等现象,反映了社会关系结构已发生重大变化,这也成为影响日本农村生活方式和居民身份认同感的重要因素,这类现象是民俗研究面临的世界性课题。

  围绕“发展变迁中的传统文化”议题,大学教授次仁央分析了自治区的地理对藏族饮食文化的影响。次仁央认为,藏族的日常饮食习惯既适应高原地理,更含有深厚的社会、经济、文化和教意蕴。美国凯尼恩学院院长霍华德·萨克斯、学者朱蒂斯·萨克斯基于长达40年的调查,探析了4个知名乡村小提琴手在现代社会发展中继续保持农村身份和坚守民间文化的深层原因。复旦大学人类学民族学研究所所长纳日碧力戈阐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有形+无形’的制作过程”的观点,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目的是发生、扩散、,利用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和各种资源,促进有形与无形和谐交融。

  围绕“多方力量推动文化”议题,朝戈金介绍了中国申请二十四节气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过程中的协作机制,指出应加强交流协作机制,多方力量共同推动文化与传承。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主任李松结合多年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的实践经验指出,任化或文化体系失去对自身传统的深刻了解和认知,就失去了具备优秀创新能力的基础。要以尊重文化、公平发展和以人为本为原则,把文化融入社会实践中,进行全面、系统的。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