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风俗习惯> 文章内容

两岸同过春节: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无法割断

※发布时间:2019-3-11 13:29:21   ※发布作者:小编   ※出自何处: 

  马伊琾这几天,的朋友不断发来过年的图片和视频。看他们一家人去台北大稻埕年货街采买,一起吃年夜饭守岁,一起走亲访友,那一股股浓浓的年味散发出来,让人好不欣喜。噢,我们都在过年呀。

  农历新年,是全世界华人共同的节日。这股年味是文化的基因,是一条认祖归的。对两岸人民来说,过年更是文同血同缘、两岸一家亲的生动写照。

  曾经很羡慕对农历新年、元霄节、中元节等传统节日的传承,后来学习的历史,知道汉人先祖都是从闽粤等地搬过去的。当年,那些背井离乡之人,怀抱着家乡的俗神,来到这一片陌生的土地。这些传统节日中的文化元素,是激励他们在异来的支撑,是他们追寻原乡、找到文化之根的回家之,他们当然不能忘,要传承。

  然而,人民祖祖辈辈不愿忘记的文化密码,“”却千方百计要割断。近年来,通过修改历史教科书,来培养所谓的“天然独”。在今年即将使用的历史教科书中,祖国不再是的母国,只是历史上的一个东亚近邻。为了证明“文化”,他们连人的血缘都要改变了。那些“”学者说汉人与人的基因图谱不一样,是与少数民族平埔族通婚而来的。

  在血缘上斩断与的联系后,又把郑成功、清朝及两蒋时代都列为与荷兰、日本殖民者一样的外来,诉说“人一直被外来”的悲情,“人要出头天”的民粹主义情绪,塑造“”的正当性。

  人一直被外来吗?回答这个问题,只要看一看占人口98%汉人的移民史就清楚了。汉人移民是从荷兰东印度公司占领大员(今台南)开始的。那时到的汉人多是猎鹿、易货、打渔之人,他们并不定居,更无家小。郑成功收复后,郑家军才是第一批真正的移民。他们开荒种地,治理,也是治理的真正开始。这个时候的郑氏,对来说是外来吗?当然不是。

  在郑氏家族的30多年里,由于对岸清实施海禁,人口并没有大的增长。清朝收复后,由于严禁携带家眷渡台,人口增长也不多。等到林爽文起义后,清才开始大规模移民,此后人口呈爆发式增长。可以说绝大多数人的先祖都是这之后移民到的,蔡英文的移台一世祖蔡攀龙就是林爽文起义的清朝将领。这些人,只是从中国福建省泉州府、漳州府等地到中国福建生活,他们一直接受清朝的,清朝怎么会是外来呢?

  至于说现在小部分汉人有当地少数民族血统,那肯定是有的,移民社会异族通婚很正常,但“有公,无嬷(人意为人,整句意思为只有男子娶少数民族女子,没有女子嫁少数民族男子)”也是极少数。因为,当时的少数民族没有那么多女人可以嫁给汉人男子,清朝法律也是汉人与少数民族通婚。

  其实,“”不管怎么编历史,都避不开人是怎么来的问题。的移民史清清楚楚告诉我们,人就是中国人,中国是真正的管理者。荷兰殖民时期的汉人来多想的是打渔狩猎易货,清朝时汉人来台多想的是垦荒种地过上好生活。他们有的人在各类械斗中送了命,也有的成了地主当了富豪。但不管怎样,有一点他们都变不了,那就是他们都是中国人。

  中日甲午战争后,日本在殖民50年,这才是连日本自已也没有否认的外来殖民。然而,吊诡的是,现在在搞“”的没有一个不是媚日。其实,一点也不奇怪,看看蔡英文、赖清德、辜宽敏等死硬“”的父辈,都是日本殖民时期的“皇民”,他们媚日,甚至像所说“是日本的”都是“正常”思维。只是的是,“”对过中国年的热衷程度一点也不比差。这不,前几天蔡英文就给刚出院的提前过了新年。

  ,是因为者的与侵略者的才离开祖国怀抱的,70年前又因为家务事而分离。在这些分离的日子里,过年祭祖总少了些人,两岸人民分开太久了。现在该是循着农历年的味道,回来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