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人文经济> 文章内容

贺克斌做客新人文阐释雾霾污染特征与控制策略

※发布时间:2019-3-12 2:36:20   ※发布作者:小编   ※出自何处: 

  2013年11月28日下午在大礼堂,大学学院院长贺克斌教授做客大学“新人文”系列之(十三)“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的第十五讲,我和小保姆为到场的200余名师生作题为《我国PM2.5和雾霾污染特征与控制策略》的。他围绕主题,从PM2.5和雾霾污染问题的基本背景、历史发展进程、现状特征成因和未来控制展望四个方面为到场的师生做了详细的。

  首先,贺克斌介绍了今年年初我国中东部爆发的大规模霾污染事件,他说,该事件范围之广、浓度之高、持续时间之长,多年来罕见,引起了国内外对我国大气复合污染的高度关注。在中东部大规模霾污染事件期间,PM2.5浓度极高,可见雾霾污染与PM2.5呈极高相关性。PM2.5成为京津冀城市群主要的首要污染物。贺克斌指出,PM是英文Particulate matter的缩写,意即大气颗粒物。PM2.5是可吸入细颗粒物,其主要的影响包括对人体健康、能见度、气候等三个方面。

  贺克斌认为,我国大气污染的历史发展进程主要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70至1990年,主要污染源为工业点源,主要污染物为TSP,污染尺度是局地,管理模式是浓度控制、消烟除尘、工业点源治理、属地管理;第二阶段是1990至2000年,主要污染源为燃煤、工业,主要污染物为SO2、TSP,主要大气问题是煤烟、酸雨;第三阶段是2000至2010年, 主要污染源为燃煤、工业、扬尘、机动车。机动车首次成为主要的污染源,大气管理模式为单一污染物目标总量控制,注重燃煤污染控制,强调工业点源治理,实施属地管理,但启动了多污染源综合管理的进程,并在部分重点区域首次尝试了区域联防联控。

  最后,贺克斌以伦敦和两个城市的治理为例,结合我国区域空气污染控制的短期实践,提出6项策略:加快速度,加大力度,实现增长方式转变;尽快建立预报预警应急减排工作机制;尽快制定多污染物减排技术线图;尽快建立重点区域联防联控减排机制;进一步加大重点污染源关键污染物减排力度;提倡节约型和友好型生活方式。

  

相关阅读
  • 没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