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人文经济> 文章内容

中国人文知识点

※发布时间:2019-10-17 7:52:06   ※发布作者:小编   ※出自何处: 

  吕后的情人中国人文知识点_高三政史地_政史地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第四章 第一节 人口与经济发展 人口及其问题 一、基本概念 (一) 人口过程 自然变动指人口的出生和死亡,结果是人口数量的变化。反映人口过程自然 变动的三项主要指标是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

  第四章 第一节 人口与经济发展 人口及其问题 一、基本概念 (一) 人口过程 自然变动指人口的出生和死亡,结果是人口数量的变化。反映人口过程自然 变动的三项主要指标是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机械变动指人口在空 间上的移动,变动结果是人口分布和人口密度改变。近百年来,人口城市化过程 发展迅速。社会变动指人口社会结构改变,如职业结构、民族结构、文化结构、 行业结构。 (二) 年龄结构 总人口中各种年龄组的分布情况,或指各年龄组的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率。 二、中国人口的发展 (一)中国人口的增长概况 (二)新中国人口快速增长原因的分析 (三)中国人口发展形势严峻 人口增长具有强大的惯性。 我国控制人口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在很大程度上 与我国历史上的人口增长所造成的惯性有关。其一,中国人口基数大,目前处于 建国以来第三次人口出生高峰。 其二,计划生育工作发展不平衡。城市人口的 总和生育率远低于农村。 三、中国人口的基本特点 (一)庞大的人口基数 (二)增长型的年龄结构 (三)日趋平衡的性别比 (四)不均衡的人口分布 东南部人口稠密集中,而西北部人口稀少分散、东 部人口相对稠密区扩展 ,动态变化大。西部人口稀疏区空间变化不大。 (五)正在发展的人口城镇化 (六)增长的少数民族人口 (七)计划生育的成绩巨大而任务艰巨 (八)人口素质有待提高 四、人口与发展的关系 1.人口因素的两重性 2.人口增长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3.适度人口及其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意义 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的自然资源条件下, 人口数量和发展速度要与经济发 展速度和规模相适应,才能有效地利用资源,保持的生态平衡。 第二节 土地利用与大农业开发 一、有关概念 土地覆盖变化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Conversion) ,另一是改变 (Modification) ,前者是土地从一种土地覆盖类型向另一种类型的,后者 是一种土地覆盖类型内部条件(结构和功能)的变化 二、中国土地资源基本特点 ( 一)土地与土地资源 1.土地 土地是自然界和人类活动综合作用下的产物,它占据着三维空间,在其发展 演变过程中,贯穿着物质交换、能量和信息交流过程。表现为复杂的系 统。 2.土地资源 (二)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征 1、土地辽阔,类型多样 2、山地多,平地少 3、土地资源丰富,人均占有量少,后备耕地资源不足 4、部分地区土地资源质量不高,土地退化现象严重 5、土地资源分布不平衡,土地生产能力的地区差别显著 6、人口不断增长,土地资源日益短缺 (三)土地资源结构 三、土地利用现状 (一) 已利用和可利用土地 占全国可利用土地面积的 72.2%,相当于全国总土地面积的 58.8%。 (二)目前尚难以利用的土地 四、农业开发与布局 (一)农业开发 1.农业开发的战略构想 协调人口与资源的关系,优化人力资源与自然的组合。 建立资源节约型生产体系,实行集约化经营。 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建立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发挥地区资源优势和促进地区间优势互补,力求区域经济平衡发展。 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大幅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2.农业开发的区域差异及其开发的重点类型区 农业区划:根据各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相似性与差异性,按照 农业布局的原则, 把全国或某一大区中的土地,划分为若干在生产结构上各具特 点的农业经济区。 划分农业区的原则: (1)发展农业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相对一致性; (2)农业生产的基本特征与发展方向的相对一致性; (3)农业生产存在问题与关键措施的相对一致性; (4)保持一定行政区划的完整性。 (二)农业布局 是指农业各部门(农、林、牧、渔业)和各部门内部各种生产门类及其种类 和数量在地域空间上的分布和组合。 1. 我国农业布局的原则 总原则: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发展多种经营 (1)合理利用农业自然资源,协调人口与资源的关系,优化 人力资源与自 然资源的组合 (2)建立资源节约型农业,实行集约化经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3)粮食的布局要相对均衡,经济作物的布局要适当集中 (4)农业布局要与工业布局相结合 (5)地区专业化要与综合发展相结合,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 (6)因地制宜,发挥区域优势,走可持续发展的道 2. 主要作物生产与布局 (1)粮食作物 A.粮食生产的特点 粮食生产呈波浪型上升态势,总产量增长速度较快,但年际波动大. 年际波动的原因:农业基础条件差,农田抗灾能力弱;自然灾害频繁,且有 加剧趋势;政策和价格的影响;市场影响。 粮食作类多,以稻谷、小麦、玉米为主,小麦、玉米在粮食总产中的比 重有增大趋势; 粮食的增产方式有单产与总产并重向以单产为主转变; 粮食作 物地域分布广泛,而又相对集中; (每种粮食作物有相对集中产区,每一地区种 植多种作物,我国粮食作物分布的地域组合类型多样) 粮食增产的重心有北移 以及由东部和西部向中部转移的趋势; 粮食生产水平地区差异明显。 B.主要粮食作物的布局 水稻布局特点: 分布广泛,全国大部分地区都有水稻的种植。 南方稻谷集中产区:以南岭为界分为华南双季稻谷区和长江流域稻谷区。 北方稻谷分散区:华北单季稻产区,东北早熟粳稻区,西北干旱稻作区。 小麦分布特点: 北方多而集中,南方少而分散。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不同的区域。 ①春小麦区:长城以北、岷山、大雪山以西,这部分地区高寒、干冷,冬小 麦不能越冬。栽培制度以一年一熟为主。 ②北方冬小麦区: 长城以南、秦淮以北、六盘水以东,是我国最大的小麦 生长消费区域。 产量和播种面积约占全国 2/3 左右。栽培制度以一年二熟或二年 三熟为主。 ③南方冬小麦区:位于秦淮以南、邛崃山以东,集中产区主要在秦淮以南、 长江以北,其余为分散产区。由于高温多雨,小麦易生病,加之适宜水稻生长, 且本区人口多以水稻为口粮,故小麦播种规模小,商品率高。 我国粮食生产面临的问题 ①粮食生产不稳定,波动较大。 ②粮食生产水平低,商品率低,供需矛盾突出。 ③粮食品种、质量结构与需求矛盾较大。 ④粮食生产条件较差,发展后劲不足。 ⑤粮食生产比较利益差,制约商品生产规模。 保持粮食持续发展的对策: 第一,耕地和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放在农业政策的首位。 第二, 多渠道增加农业投入, 进一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加快农业科技进步, 努力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与总产量。 第三,加快粮食流通领域体制,合理调整粮食和农用生产资料的比价, 确保粮食生产效益。 第四,合理调整粮食生产结构和布局,继续强化商品粮建设。 第五,完善粮食生产配套政策,发展大服务,优化大,粮食生产有 一个良好的、稳定的社会发展。 第六,依托自身资源,以自给自足为主,以国际市场适量进口和调剂品种为 辅。 商品粮生产建设 全国九大商品粮: 三江平原、松嫩平原、成都平原 、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 太湖平原、江淮地区、珠江三角洲 (2)经济作物的生产与布局 A.发展与布局特征 发展迅速,波动起伏大 种植面积稳定,内部结构的变化不平衡 分布广泛,集中与分散并存,集中产区与加工中心配合好。 B.经济作物布局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应处理好“粮经”关系;应处理好集中与分散的关系;用地与养地的关系; 市场与宏观调控的关系. C.棉花的生产与布局 适宜种植棉花的区域广泛。除、青海、、、外,都能 种植,分为长江流域棉区、黄河流域棉区和新疆棉区。 3.我国畜牧业生产与布局 (1)畜牧业生产的主要特点 生产规模大,但生产水平不高 。 (2)畜牧业生产类型 农区畜牧业:以各种森林、农田景观为主,草地零 星分布;以舍饲为主,经 营比较集约,管理水平较高,经营方式正由分散向适度集中发展。生产能力大, 是全国生猪、肉牛、乳牛和家禽等的最大产区。 牧区畜牧业:以草原、荒漠、高寒草甸和草原为主;以放牧经营为主,经营粗 放,游牧普遍存在,是全国最重要的毛、皮、商品性牲畜等生产,集中了全 国大半的绵羊和马,而肉、奶类自给性强。 半农半牧区畜牧业:草食牲畜以放牧为主, 类同于牧区, 但以定居定牧为主, 集约化生产程度明显的高于牧区;役畜、猪、禽等是以舍饲为主。 城郊畜牧业:畜产品中禽、蛋、鲜奶等产品的生产比重较高,特种畜禽养殖 有一定发展;均衡生产, 均衡上市;经营集约化, 生产商品化, 规模化养殖场较多; 以工业饲料为主. 中国农业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1、人均耕地少,农业自然资源短缺。 2、农村经济发展总体水平仍然很低,农民收入少。 3、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强,农业抗灾能力较差。 4、农业经济结构不合理,农业经济效率低。 5、农业污染严重。 6、区域发展不平衡,东、中、西部之间的差距拉大, 全国仍然有相当部分 的低产贫困区。 中国生态农业 实现高产、优质、高效、可持续发展,达到生态与经济两个系统的良性循环 和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统一。 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1)生态农业首先是农业发展观念的转变,它是中国落实农业可持续发展 的强调维持农业高额生产力的基础是对生态与建设一种战略思想和具 体行动,它; (2)生态农业是以系统观念为指导组织现代农业生产的一种方式。 (3)作为一套经济而高效的农村实用技术,走资源节约型农业道。生态 农业的技术,不在是单项的技术,它是在单项技术发展的基础上,应用生态学原 理,进行科学组装之后的系列化技术体系。 主要特征为: (1)强调以提高第一性生产力作为活化整个农业生态系统的前提,为此不 但不,而且积极应用新技术(包括常规增产技术)和合理投入。 (2)强调发挥农业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 (3) 部分实现稀缺资源的替代和弥补, 一方面充分挖掘系统内部资源潜力, 另一方面高效利用商品性农业投入; (4)通过改善系统内部结构和投入产出,在不增加其它投入的情况下提高 农业综合效益; (5)通过物质循环、能量多层次综合利用和系列化深加工实现经济增值, 实现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提高农业效益,降低成本; (6)改善农村生态,提高林草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和污染,提高农 产品的安全性等。 中国生态农业发展的基本原则 第一,统筹规划,突出重点。 第二,因地制宜,分类指导。 第三,模式带动,技术集成。 第四,综合治理,整体提高。 第五,建设与管理并重,工程与政策并重。 第六,把生态、生产和生活结合起来。 中国生态农业发展的战略布局和建设重点 (1)主要生态脆弱区生态农业建设。包括黄河中上游与黄土高原区、长江中上 游源头区、三北风沙综合防治区、南方诸河流域综合治理区、淮河和海河流域 土石山区。 (2)农业主产区生态农业建设。主要包括黄淮海平原区、东北平原区、长江中 下游农业区和生态脆弱区以外的其它农业主产区。 主要生态农业模式 1.北方四位一体模式沼气池、猪舍、蔬菜栽培、日光温室 南方:猪-沼-果(稻、菜、鱼)模式 2.平原农林牧复合生态模式 粮饲-猪-沼-肥模式 林果-粮经立体生态模式 3.草地生态恢复与持续利用模式 牧区减牧还草模式、农牧交错带退耕还草模式、南方山区种草养畜模式、沙 漠化土地综合防治模式、牧草产业化开发模式 4. 生态种植模式 “间套轮”种植模式、耕作模式、旱作节水农业生产模式、无公害农产 品生产模式 5. 生态畜牧业生产模式 综合生态养殖场生产模式、 规模化养殖场生产模式、生态养殖场产业化开发 模式 6.生态渔业模式 池塘混养模式、 海湾鱼虾贝藻兼养模式、 基塘渔业模式、 稻田养殖模式、 “以 渔改碱”模式、银鱼移植增殖模式、湖泊网围模式、渔牧综合模式 7.丘陵山区小流域综合治理利用型生态农业模式 “围山转”生态农业模式、生态经济沟模式、西北地区牧、沼、粮、草五配 套模式、生态果园模式 8.设施生态农业模式 设施清洁栽培模式、设施种养结合生态模式、设施立体生态栽培模式 9.观光生态农业模式 高科技生态农业观光圆、精品生态农业公园、生态观光村、生态农庄 中国农业生产地域分异特点 在我国土地上,最大的农业地域差异首先是东部与西部之间 : 东部地区:水、热、土条件的配合较好,农业发展历史悠久,人口稠密,是 我国绝大部分耕地、农作物和林业、畜牧业、渔业的集中地区; 西部地区:则气候比较干旱,水、热、土条件的配合上有较大缺陷,绝大部 分是少数民族聚居区,交通不便,农业发展历史较晚,人口稀少,农耕地小而分 散,大部分地区以放牧业为主。 第三节 (一)古代水利成就 (二)近代水利 水利及其开发建设 一、中国水利开发的历程 二、中国水利的现状 兴利除害并重, 防汛抗旱结合,把解决好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水问题放在更 加优先的,把解决好干旱缺水和水污染防治问题摆到更加突出的 (二)当前水利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防洪能力普遍偏低,仍然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严重。 城市缺水,水污染日趋严重。 旱涝灾害频繁。 水土流失依然严重。 内河航道通航能力低。 工程设计标准偏低。 三、主要河流的治理与开发 (一)长江的治理与开发 (二)黄河的治理开发 (三)淮河的治理与开发 (四)海滦河的治理与开发 (五)珠江的治理开发 (六)内陆河的开发 第四节 矿业开发与能源工业 一、矿业开发的特点 (1)矿业具有初级性。为重工业提供原料资源和动力资源。 (2)矿业具有明显的资源地指向性特征。各地区的原料资源、能源资源的 种类、数量、质量、分布及组合、埋藏状况等,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地区矿业的 规模、劳动生产率、生产成本和经济效益。 (3)矿业的分布较加工工业区域差异更为明显、更为集中。矿产资源在空 间分布上的集中性导致矿业的开发也具有集中性。 (4)矿业开发的初级性决定着矿产品具有运量大的特征,分布的集中性特 征又使矿产品的运输具有运距远的特征, 使矿业开发对交通运输业产生极强的依 赖性。 二、中国的矿业开发与总体布局 矿业布局呈现不平衡特征。 (一)重点矿业的布局形成三种类型 (1)分布广而相对集中型,如煤、铁、铜、磷等矿种的开采。 (2)分布较广而相对集中型,如铝土、钨、锑、石棉等。 (3)分布范围小而高度集中型,如石油和天然气、钾盐、金刚石、菱镁矿、 稀土、镍等。 (二)根据矿业产值,矿业开发在空间分布上不平衡 (三) 矿业对区域经济的贡献不平衡 矿业产值比重较高的地区偏集在中国的西部和中部地带 三、能源工业的发展与布局 我国能源现状:能源生产及消费呈现出“富煤、缺油、少气”,以及“新型 能源短缺”的结构特征。 1.能源生产持续稳定增长 2.能源开发的布局在全国展开 3.多渠道多模式发展能源 4.节能初见成效 5.能源科技取得长足发展 问题:1.人均能耗水平高, 能源利用率低 2.单位产值能耗高 3.农村能源矛盾 突出 4.人均能源资源相对不足 5.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面临特殊困难 (一)煤炭工业 我国煤炭资源具有藏量丰富、品种齐全、分布既广泛又相对集中的特征。 (二)石油和天然气工业 1. 石油、天然气开采业分布广泛 2. 石油、天然气生产集中在三大油气生产区 (1)东北松辽油气产区:包括、油田,年产量占全国 43%。 (2)华北及环渤海油气区:包括胜利、冀东、辽河、中原、大港油田。原 油产量占全国 48%。 (3)四川天然气:包括四川和湖北西部部分地区,天然气产量占全国 41%。 除三大产区外,还有新疆、青海和陕甘宁油气等。 3. 今后的开发强调“东西并重、油气并重、陆海并重” (1)巩固东部油田生产,大力开发西部地区的油气资源。 (2)注重石油的开发和生产,加快天然气的勘探开发。 (3)力争在海洋油气田的建设上有所突破。 (三)电力工业 (四)能源工业布局评价与发展趋势 (五)我国能源发展战略基本政策 1.大力优化能源结构,积极发展水电、核电,加大石油、天然气开发力度 及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提高清洁能源比重,加大一次能源向二次能 源力度。 2. 不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合理利用资源的同时,把能源工作重点放 在提高能源生产和消费效率,促进经济增长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来。 3.加大力度,能源生产消费与并重的方针。 4.切实保障能源安全。 5.积极开发西部能源,加快西部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促进能源的合 理开发和有效配置等。 四、矿业开发中的主要问题 (1)可供利用的矿产资源数量严重不足,导致产、供、销矛盾。 (2)矿产资源的与浪费严重,形成经济与资源之间的矛盾。 (3)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对的危害问题严重。 (4)能源与矿产的生产与消费的布局不匹配,加剧了能源、矿产运输的紧 张局面。 第五节 工业建设与布局 一、中国工业发展与布局变化 (一)中国工业发展特征 确立了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 建成了完整的工业体系 形成了庞大的工业生产能力,工业主要产品产量居世界前列 结束了利用工农产品“剪刀差”来支持工业发展的局面,已经开始利用工业 支持和“反哺”农业; (二)中国工业化过程中的结构变动 (三)中国工业的布局变化 1.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 (原料 消费市场 运输) (1)自然因素(矿产资源、能源资源、水资源、地势、土地、天然航道与港 湾、气候等 )(2)经济与技术因素(经济技术水平、协作条件、基础设施能力、 市场条件以及金融 ) (3) 社会发展要求与决策者意识(促进地区的较为平衡 的发展,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繁荣,生态,考虑到免遭直接军事 等的要求 )(4)运输条件(5)区位因素 2.中国工业的布局变化特点 我国工业发展的十大战略 (1)壮大和完善国家工业体系(2)衔接国家工业体系与区域工业布局 (3)着力提高装备制造业水平(4)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5)大力发展循环 经济(6)为信息化提供基础和有效(7)创建一批国家级大型企业集团 (8)扶植产业集群发展(9)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10)重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 二、原材料工业布局 (一)冶金工业布局 (二)化学工业布局 (三)建材工业布局 三、机电工业布局 (一)机械工业布局 (二)高新技术产业布局 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相比,其布局显示出独特性: (1)新兴技术产业具有智力资源指向性。 (2)工业基础指向性。 (3)投资尤其是自然和生活指向性。 (4)集聚性。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布局特征 (1)东部沿海偏向性。受经济基础及国家政策倾斜影响,东部特别是东南 沿海地区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十分迅速。、上海已成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 核心地带。 (2)由点状分布向点、块、带格局。内陆已由点向着块状格局发展, 在沿海,珠江三角洲、京津唐和沪宁杭高新技术产业带已经形成。 (3)不同类型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具有不同的产业开发重点。沿海以智 力资源和技术力量为依托, 侧重科技园区型高新技术产业,内地依靠优势资源和 “三线”基础多发展与军工有密切关系的产业, 沿边则藉国家政策及沿边的 地理优势发展以贸易导向型的产业。 四、轻纺工业布局 (一)纺织工业布局 (二)轻工业发展与布局 第六节 交通建设和运输、邮电业 一、中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及运输网现状 1. 建设速度快,技术装备水平逐步提高 2.客货运量稳步增长 3.运输结构逐步多元化 4.运网布局显著改善,全国综合运网初步形成 中国综合运点: 形成以铁、沿海航运和内河航道为主轴,兼有航空、管道的水、陆、空立 体综合运网;运网总体分布东密西疏;各地区运网结构差别较大。 二、交通网的分布 (一)铁运输 (二)公运输 (三)内河运输 (四)海上运输 (五)民用航空运输 (六)管道运输 三、邮电通信业的发展与布局 第七节 旅游业 一、有关概念 旅游业是利用风景名胜、 文物古迹、 风土民情等旅游资源以及各种旅游设施, 为旅行者、游览者提供服务的一个独特的经济部门。 旅游业特征 (1)地域性。由于自然条件的差异和人文因素的不同,旅游资源的形成、 开发和利用有着显著的地域性。 (2)季节性。由于旅游点所处地理纬度和地形垂直高度的不同,热量的变 异和气候的影响,使旅游点的风景发生明显的变化,其利用价值也就不同。 (3)综合性。它的发展与交通、城建、宾馆、园林、博物、农业、轻工业、 商业、医疗卫生、环保、服务业等密切协作,互相配合。 (4)经济性。旅游业是一个新兴的经济部门。 (5)国际性。 旅游业要有一定的资源基础和国民经济基础 (包括: 农业、 工业、 交通等) 。 二、旅游业状况 三、旅游业发展面临的一些问题 资源方面 对全国旅游资源缺乏全面系统的普查和深刻评价。 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数量、 规模,总体上对满足旅游供给与丰富的旅游资源 的实际之间还很不适应。 资源开发建设的总体层次和质量水平仍比较低。 我国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中的问题日趋严重。 投入方面 认识上的偏差,对旅游业的支持还受到许多。 由于投入不足,形不成国家主导型的发展局面。 管理与协调方面 管理体制较混乱,旅游业的管理还有待加强;要注意旅游业发展与工农业、 其他产业的协调,特别是与交通业之间的协调。 四、对策与发展 1.深化对旅游业和旅游资源的认识,加强宏观指导与协调 2.实施主导型战略 3.树立中国旅游整体形象,开发新旅游点和旅游产品,形 成新的吸引力 第八节 城乡建设 一、城乡划分及市、镇设置标准 1.城市的含义:城市是城和市的组合词, “城”主要是为了防卫并用城垣围 起来的地域, “市”是指进行交易的场所。 这是城市的原始形态, 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城市, 而现代意义上的城市具有: 密集性:拥有一定数量的居民且比较集中。 经济性:其土地是用来经营非农产业。 社会性:城市中聚集的人口,形成了复杂的社会关系。 2.城市与乡村的区别: ① 城市是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点,主要从事非农业生产活动; ② 城市人口密集,人口规模和建设用地规模大于村镇; ③ 城市的建筑密度、建筑高度、人口密度等均比乡村大,景观特色不同于 乡村; ④城市是利用自然最剧烈、 最彻底的地方, 是由工业、 仓储、 商业、 办公、 住宅等多种用地类型构成的复杂空间地域结构和物质生态,市政基础 设施与社会公共设施比较齐备, 城市的形态、物质构成和社会组织形式与乡村不 同; ⑤城市是一定地域范围的、经济和文化中心,职能类型上区别于乡村。 二、城市发展 城市化:人口和产业活动在空间上集聚、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 城市化三大标志:①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②城市人口在 总人口中比重上升(最主要标志) ;③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动力机制: 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其中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是 城市兴起和成长的前提, 工业化是城市化的主导力量,第三产业的形成和发展又 促进了城市化。 以前,中国的城市化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是城市化动力机制的主体。 (2)城市化对非农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很低。 (3)城市化的区域发展受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的制约。 (4)劳动力的职业转换优先于地域转换。 (5)城市运行机制具有非商品经济的特征。 (二)城市发展特点 1.在城市等级规模结构上人口向大城市集中明显 2.以交通为指向, 向主要水陆交通沿线发展 、我国城市的空间分布格局同 样具有沿海岸、沿江河、沿铁和公聚集发展的特征。 3.在自然条件优越的经济发达地区,正在形成城市群 4.空间分布不均衡,偏集于东部沿海地带 (三)我国城市发展的趋势 1.城市人口不断增长 2.城市非农业人口不断增加 3.城市数量不断增长 4.城市区域不断扩张 5.城市自身向更高层次发展 (四)我国城市发展的六大战略 1.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 2.城乡一体化战略 3.郊区城市化和城市郊区化 4.城市群建设战略 5.城市要成为经济的增长极 6.以人为本的建设战略 六大“城市病”一是人口无序集聚二是能源资源紧张。三是生态恶化。 四是交通拥堵严重。五是房价居高不下。六是安全形势严峻。 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现况 (二)基础设施建设历年投资比例 (三)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筹措渠道 (1)税收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来源之一。 (2)土地收益应主要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3)发行城市建设债券,吸收社会资金。 (4)市政公用企业重组改制,发行股票募集资金。 (5)运用 BOT(建设—运营—转让)方式进行融资。 (一)近年来我国村镇建设与发展变化 (1)住宅建设成为村镇建设的主旋律。 (2)村镇公共设施和生产设施建设持续发展,改善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 基础条件。 (3)村镇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加大,村镇生产生活得到改善。 (4)村镇建设得到重视,村镇景观面貌明显改观。 (5)村镇建设投资持续增长。 (6)农村城镇化进程逐步加快。 (二)今后我国村镇建设与发展目标 (1)开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市、县域规划和集镇、村镇规 划。 (2)建设和完善基本配套的基础设施系统。 (3)构建和营造住宅功能完备、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互协调的生活区。 (4)建设和完善内容丰富的满足人民群众社会生活需要的公用设施系统。 (5)贯彻和执行可持续发展战略,改善村镇质量,建立和保持良好的 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