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风俗习惯> 文章内容

柳州农博会农耕文化展区介绍

※发布时间:2016-1-5 20:49:55   ※发布作者:小编   ※出自何处: 

  草编是利用各种柔韧草本植物为原料加工编制的工艺品,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据考证,截止2012年12月30日,可见的中国最早的草编遗物是河姆渡人制作的,距今已有7000年之久。令据《礼记》载,周代已有以莞(蒲草)编制的莞席了,而且当时已有专业的草工,作萑苇之器。到春秋战国时期,已有用萱麻和蒲草编制的斗笠。秦汉时期,草编已在民间广泛使用,品种有草鞋、草席、草扇、草帘及僧侣信徒的等。汉代至盛唐,草编亦较发达,除了蒲草编制蒲衣、蒲鞋外,还有蒲草编制的蒲帆。

  竹编

  传统竹编工艺有着悠久的历史,其富含着中国汉族劳动人民辛勤劳作的结晶,竹编工艺历史悠久,据考古资料显示,从石器时代开始,就已经出现竹编工艺。竹编日用品能在民间广为流传,材料易得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传统竹编的实用性,这是传统竹编最初兴起的原始动力。竹编工艺大体可分起底、编织、锁口三道工序。在编织过程中,以经纬编织法为主。传统竹编虽然算不上鬼斧神工,但是却更能体现中国传统造物观念“天人合一”所强调的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思想和文化内涵。2008年6月7日,竹编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打油茶

  广西打油茶是广西侗族的饮茶方式,也是他们招待宾客的必用之品,侗语称为dosxeec,意为放茶、做茶。当地汉话称之打油茶。其主要原料是“阴米”。阴米都预先备制,制法是:将糯米拌油或粗糠后蒸熟、阴干,再用碓臼舂成扁状,去掉粗糠。打油茶时先将阴米拌河沙炒或油炸成米花备用。接着把配料花生、黄豆、芝麻等炒熟。配料没有定规,时鲜瓜菜、猪肝、虾米都可以放,还可以放些葱花、姜丝等作料。原料准备就绪后就煮茶水。放一把米在锅里炒到焦黄,再添上本地土制的上好茶叶炒拌几下加水煮沸,滤出渣子。把茶水倒进盛着米花等原料的碗里便是油茶。油茶可称侗族的第二主食。人们不仅早餐吃油茶,每顿饭前都要吃油茶,同时,油茶也是侗族招待客人的传统食品。

  五色饭

  五色糯米饭是布依族、壮族地区的传统风味小吃,俗称五色饭,又称乌饭、青精饭或花米饭,因糯米饭呈黑、红、黄、紫、白五种颜色而得名,是布依族、壮家用来招待客人的传统食品。每逢清明节、农历三月三、四月八、牛王节、端午节等民间传统节日,壮族群众家家户户都喜欢做五色糯米饭吃,家家户户都要做五色糯米饭,以作赶歌圩食用,或祭祖祭神之用。这种风味食品与祭祖娱神活动融在一起,充满着民族、地方情趣。家人、戚友、情人往往共尝五色糯米饭,自然特别鲜香,这一习俗沿袭久远,清代《武缘县图经》载:“三月三日,取枫叶泡汁染饭为黑色,即青精饭也。”

  苗锦

  苗锦是苗族妇女利用当地所产的蚕丝、苎麻、木棉等纤维染彩而织。苗锦历史悠久,《峒溪纤志》载:“黎人取中国彩帛,拆取色丝和吉贝,织之成锦。”苗锦同银饰、刺绣、蜡染一起,被称为苗族四大服饰工艺。原料采用彩色经纬丝,基本组织为人字斜纹、菱形斜纹或复合斜纹,多用小型几何纹样。苗族服装用以镶嵌衣领、衣袖或作其他装饰。苗锦以纬丝起花,采用多把小梭子织造。开口用多片综(或提经竿),可以兼用挖梭织法。制作比较费时,但纹样色彩优美,镶嵌珠宝的筒裙,行动或跳舞时,熠熠生辉,富有民族风情,深受民间喜爱。

  打糍粑

  打糍粑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风俗,流行于中国南方的贵州,重庆,四川,湖南,福建,湖北,广西,陕西等地。糍粑是以糯米,土豆为主料,清浸泡后搁蒸笼里蒸熟,再迅速放在石舀里舂至绵软柔韧,趁热将饭泥制作成可大可小的团状,搁芝麻炒香磨粉拌白砂糖(或是黄豆炒香磨粉拌白砂糖)的盘里滚动,即可取食,口感香甜,大凡有喜事,都要做红糖拌糍粑招待客人,以表吉利。糍粑也称年糕,在过年的时候制作食用,过年前制作糍粑是农村上千年流传下来的习俗。具有浓厚的乡村风味,打糍粑活动成为大家过年前的一项重要准备活动。糍粑由糯米蒸熟再通过特质石材凹槽冲打而成,手工打糍粑很费力,但是做出来的糍粑柔软细腻,味道极佳。

  糖画

  糖画是一种汉族民间手工艺,以糖为材料来进行造型。相传唐代四川大诗人陈子昂在家乡时,很喜欢吃黄糖(蔗糖),不过他的吃法却与众不同。一代才子会首先将糖溶化,在清洁光滑的桌面上倒铸成各种小动物及各种花卉图案,待凝固后拿在手上,一面赏玩一面食用,自觉雅趣。糖画所用的工具仅一勺一铲,糖料一般是红、白糖加上少许饴糖放在炉子上用温火熬制,熬到可以牵丝时即可以用来浇铸造型。在绘制造型时,由艺人用小汤勺舀起溶化了的糖汁,在石板上飞快地来回浇铸,画出造型,民间艺人的手上功夫便是造型的关键。当造型完成后,随即用小铲刀将糖画铲起,粘上竹签,晶莹剔透,活灵活现。

  绣球

  绣球是壮乡青年男女传统的定情信物。绣球起源于宋代,距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在壮乡,当姑娘到了婚嫁的年龄,就预定于某一天,一般在正月十五或八月十五。让求婚者集中在绣楼之下,姑娘抛出一个绣球,谁得到这个绣球,谁就可以成为这个姑娘的丈夫,意图吉庆瑞祥。壮族抛绣球的习俗,宋、元时代就已有之,最早记载于二千年前绘制的花山壁画上,但当时用以甩投的是青铜铸制的古兵器“飞砣”,并且多在狩猎中应用。后来,人们将飞砣改制成绣花布囊,互相抛接娱乐。到了宋代,逐渐演变成壮族男女青年表达爱情的方式,其盛况如日中天甚为时行,据宋代诗人朱辅的《溪蛮丛笑》中记载:“土俗岁极日,野外男女分两朋,各以五色彩囊、豆粟往来抛接,名“飞砣”。用古兵器“飞砣”命名的五色彩囊,便是后来的绣球了,宋人周去非在《岭外代答》中的记述更为明显:“男女目成,则女爱砣而男婚已定”。现“抛绣球”仍在广西百色、柳州、南宁、河池等地区广泛流传。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