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风俗习惯> 文章内容

元宵节的满族习俗

※发布时间:2017-12-8 18:41:03   ※发布作者:小编   ※出自何处: 

  数九严寒,风大雪大,过年挂灯笼。东北满族人有智慧,造冰灯,又透明透亮,又抗风抗雪,还不用花钱,太美了。

  冰灯是用雪水和矾做成的。一场没膝深的大雪过后,选最洁净的场地,挖一笸箩白雪,化成水加入矾,倒入一种叫喂大罗(俄语)的小木桶中,加盖放置于寒夜。半夜起来将没冻透的矾水冰坨加温倒出,中空部分镶嵌木板,装上蜡烛,并用热扦子给这块冰坨烫两个眼,拴上绳,冰灯就成了。这种制做冰灯的习俗,源于渔猎。东北江河纵横,溪流湖泊众多,鱼类资源十分丰富,最初制造冰灯是为了冬月捕鱼照明,后来才是冬猎与新正大月的宅门高悬。

  如今东北过年,大多数人家已挂上了大红绸子面的灯笼,再不担心风雪了,但是冰灯并未失传,从冬月、腊月到正月,仍有不少人细缕坚冰,造冰灯,照得村镇山野透明透亮,迎接五谷丰登。

  绕场穿花,姿态灵活的跑旱船与踩高跷丰富了东北大秧歌。秧歌起源于稻作生产,东北秧歌传统演出程序是先拜庙,后拜门,再走街,拜庙是祈求龙王、山神、土地、虫王、苗王、药王、牛王、马王、财神等九圣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拜门是挨家挨户拜年。拜门时,先跑八字形进院,称为跑龙门阵,然后走龙摆尾、五朵梅、剪子股、编蒜辫、卷心菜、四面斗、八面风等场子花,在圈上一个大圆场,作斗蛐蛐、打翻身、切身等表演,秧歌队有头戴小生帽,身着小生袍,一手持扇,一手拉衫的领队即打头的(亦称沙公子或傻公子),有头戴翻毛尖顶帽,身穿黄马褂等二打头的,有脸上点麻子、红脸蛋、额头画火罐印子的压鼓的,俗称老生婆子或老㧟婆,还有反穿皮袄,手托鸟的傻柱子,又有孙悟空、猪八戒、青蛇、白蛇、许仙、十八罗汉等一百多位人物。沙公子率队跑圆场,给东家拜年,即兴演唱秧歌帽:“一进大门抬头观,观见了你老的灯笼杆。灯笼杆上写大字(咚格咙咚锵),富贵万万年。”东北秧歌讲究站起一枝花,扭起风摆柳,有十字步、提步、碎步、跟步、跺步等步式,有慢、稳、逗、哏、浪、俏等特点。踩秧歌以走大场为主,名曰走阵,秧歌领队多穿旗袍,头戴红缨凉帽,身穿马褂红袍,有天门阵、地门阵,葫芦阵,六合阵,动作奔放,舞姿优美,表现满族八旗官兵征战与狩猎场面,显示了东北人民古朴粗犷、豪迈的民族气质和崇尚武功的民族。

  狂欢之夜,笊篱姑姑也上街。一把竹编笊篱,在凸面上糊白纸,在纸上画出姑娘的脸,涂胭脂,扎彩巾,戴绒花,即为笊篱姑姑,选一聪明、伶俐、漂亮不的十三四岁少女,打扮得花枝招展,手捧“笊篱姑姑”,走进人群。人们用高粱烧酒浇小女孩的头,边舞边唱:“戴上花,披上彩,笊篱姑姑下山来,啥时来,快快快,扭扭搭搭招人爱。”“笊篱姑姑下山来,十五、十六看灯来。梳的什么头,四闪头;抹的什么油,桂花油,龙凤簪,左右插,如意钩,带珠花;珠花,翠花,金银花,还有绒乎乎羽毛花……坐的什么车,骡子驾辕花轿车。青走水,绣河山,大红顶子四中链;绿轿围子红轿顶,四个飘带绣金龙;双套马,赛蛟龙,四蹄踏开一溜风,下了山,干什么,跟着大伙看秧歌……笊篱姑姑正史少有记载,传说原为一村姑,一日在河边洗菜,曾将笊篱拴上红绳,作为小船,渡送了被明军追赶的清太祖努尔哈赤,被满族奉为。人们以歌舞形式,表达对她的与纪念。笊篱姑姑舞,深刻地描绘了满族传统的交通、岁时节日、文艺娱乐、民族历史及祭祀等民俗事象,翔实地再现了满族民俗文化的多个层面。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尴尬。东莞外来工群像:每天坐9小时 经常...66833

  延伸相关词:

  陈小艺被曝姐弟恋,倒追小伙被当保姆,陆贞传奇演员表,人鱼情未了 电视剧,莫小棋三级,保拉的诱惑,李慧珍老公,luciano rivarola,如意剧情介绍电视猫,电视剧当狗爱上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