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风俗习惯> 文章内容

第二节 民俗中的哲学思想

※发布时间:2019-5-3 20:20:52   ※发布作者:小编   ※出自何处: 

  欲望情夜鄂西土家族的民族风习中,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尤其是其中所表现出的对(生活)与死亡的认识,反映了土家族所具有的朴素自然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鄂西土家族将结婚、生孩子,当作是人生中的大“红喜事”。由于缺乏科学生育知识,民间传说着一些“感生孕”故事,但故事的内容含着唯物主义成分。例如,土家族传讲的《鹰公公与佘婆婆》里,佘香香姑娘之所以生下一男一女,是梦中见有鹰钻入怀内。这就很明显地告诉人们,是鹰公公播种于腹中,才得以生育。结婚仪典中,有些地方的土家族特有的蛋仪,也富有哲:新娘“”、“开脸”,要用男方送来的两个红鸡蛋滚脸,表示从此由姑娘变成妇女了。新娘出嫁上轿前,新娘母亲将红鸡蛋放入姑娘荷包。下轿步入洞房时,新娘故意跌倒,将蛋掉出来,以示自己能生“蛋”,婚后必将美满。继而,再将蛋煮熟给新郎、新娘吃。新娘、新郎在吃蛋时,每人碗里各盛两个,但要各吃对方碗里一个,俗称吃“合抱蛋”,类似于喝交杯酒。吃了这种“合抱蛋”,意味夫妻“和抱”、“儿女双全”。生孩子后,亲友们来“贺生”,还要煮“合抱蛋”招待。所有这些蛋的仪典、习俗,皆为暗示生育孩子,是由于男女结合,有了,精孵化变的结果。这种蛋的仪典,实则是种朴素的唯物生育科学的演示。

  鄂西土家族民间流传的“托生”观念,也包含着颇有意味的思想。妇女在生孩子的时刻,家人十分注意有什么动物的叫声,如遇什么动物的叫声,就认为是什么动物脱生,这种“脱生”的观念又与“人死脱生”的观念相对应,虽具有灵魂不死的神化观念,却又生动地体现着朴素的新陈代谢与互相的哲学思想。人们对新生儿上有块乌块的解释也富有哲学意味,认为是婴儿在临降生之前,不愿来到,于是娘娘一巴掌把成熟的婴儿打下来到,含有瓜熟蒂落的观念。

  对父母来说,嫁女是喜事。然而在鄂西土家族地区,姑娘出嫁的喜庆的日子里,却兴一个“哭”字。即将做新娘的姑娘哭,十姊妹陪着哭、父母哭、姊妹哭。出嫁是喜事,哭嫁是风俗。“哭嫁”的特殊习俗也富有哲。这“哭嫁”,非同一般的哭。哭的内容,就有“哭爹娘”、“哭兄嫂”、“哭姊妹”,时断时续,哭至出嫁。哭的形式,也很丰富:有嫁娘“独哭”,有父母、兄嫂及给嫁娘送礼的亲族“对哭”,更有伴嫁姑娘,与嫁娘摆起酒宴,群团性的“赛哭”。哭的情感,皆真切、悲凄、动人。无论是什么人哭,都哭得声泪俱下,令人揪心撕肺,肝摧胆裂。土家族清代诗人彭秋潭写道:“十姊妹歌歌太悲,别娘顿足泪沾衣。”

  鄂西土家族姑娘“哭嫁”,既是将喜事中的忧愁出来,又是为将忧转为喜,才真正“大喜”。“哭嫁”,诉说人生转折所带来的忧愁之苦,其目的是为了忧愁之苦。由一人哭,诱发众人哭,为的是以哭释哭,以哭去哭;今天哭,明天不哭,让新的生活充满欢乐。新娘哭诉“恋亲恩、伤别离”、“忧人生”,爹娘、兄嫂、叔婶、母舅、姊妹们,就会陪哭、劝慰、勉励,述说为人处世哲学,勾画成家立业的幸福画图,激发迎接新生活的能力,为新娘在社会中担任新的角色增添一种新的积累。土家族姑娘“哭嫁”,不是不愿“出嫁”和“出嫁”,而是为了更好地“出嫁”和做“新嫁娘”。姑娘用“哭嫁”,将心中的苦情抒发出来,将忧愁用泪水洗去,将亲人的祝福带向喜的前途。这种对事物的两面性的认识和相互的观念渗透在哭嫁的过程中,这就是“哭嫁”的所在。

  鄂西土家族跳丧祭亡的习俗,是这个民族对待“死亡”一种乐观的表现方式:“谁家开添新鬼,一夜丧歌唱到明”。“父母亡,鼓报丧,众必跳,歌必狂”。乡邻亲族团聚“跳丧”、“歌丧”、“送丧”。这种民族传统的丧葬,表现出他们积极、向上、旷达、乐观地对待“死”的态度。

  丧葬习俗,是对待观念的具体化。鄂西土家族的“跳丧”,欢歌狂舞的丧仪,是向死者送别、为死者“庆寿”,不是为了活人演奏悲丧的哀乐。一种生命形式的死亡终结,又是另一种生命的开始。丧事不哀,表现了鄂西土家族人的观,从人类繁衍的寓意解释,有死就有生,死是新生,生与死是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人死是悲痛的而不是欢快的。土家族的悲与欢与众不同,人死而不悲。“丧葬、殁之事,其家具酒会,邀亲友,鸣金伐鼓,歌呼达旦,或一夕,三夕,至十余夕不等,谓之暖丧。”(同治《巴东县志》)这种跳丧祭亡,称为“丧事喜办,哀而不悲”,故称之为“白喜事”。这种悲与欢的实现,是基于土家族对生与死辨证的思维认识。

   文章来源于850游戏博贝棋牌

没有资料